王雅静:轮椅上飞出青春的歌

发布时间:2018-08-07 00:00 访问次数:9773 字体大小:


王雅静:1993 年生,阜阳市人,重度脑瘫。2016 年获全国五四青年奖章。


从阅读到“写”字


幼年的王雅静,在贫寒但充满了爱的家庭成长。妈妈放弃工作,带着因意外早产导致患上严重脑瘫的雅静四处看病,备受煎熬。

不看病时,妈妈就教她认字。妈妈说:“咱的身体虽然有疾病,但不能成为一个文盲,生而为人,要有用。”

小雅静记在心里,从此学得更加认真,6 岁就能独立阅读一本书了。很快,雅静想要写字,那时虽说病症还没现在这么严重,但四肢也不受控制,她让家人把她椅子和小桌子用塑料绳捆在一起,这样即使腿碰到桌下的横梁也不会把桌子踢远。

她趴在桌子上,整个身体压住唯一好用的左手,手腕的力量控制若不好,笔尖就会把纸刺破,一笔一画都非常吃力。腿青了、手麻了、汗湿了……她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名字。她笑了。

一次,雅静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故事, 讲述了一个小偷偷了钟表行奶奶的一块表又良心发现的情节。幼小的她隐约觉得这个故事会对人们有用,故事有两千字,可雅静竟然决定把它抄下来。她觉得写故事的人很了不起,将来一定要做这样的人。

从写作到“三两白酒”


有了梦想,王雅静便在阅读中积累文字功底,加深思考深度,在写作中挥洒汗水和热情。渐渐地,她从个人写作模式中跳出,将目光转向社会。

但在这个过程中,她的病情也在逐渐恶化。她艰难学会打字,但后来不能控制的四肢把键盘弄坏了。起初她很苦恼,然而,当她想到“生而为人,要有用”这句话时,开始尝试选择趴在桌子上,用下巴操纵鼠标在屏幕键盘上打字。她还学会用下巴翻书,用嘴唇使用触屏手机。

她凭借顽强毅力,坚持写下诗歌、散文、童话、小说万余篇,受到了读者欢迎。她加入阜阳市作家协会、安徽省作家协会,出版了诗集《爱的仰望》。

“不为别的,只是希望让更多人读到有益的故事与文字,感觉到这个时代的美好。”王雅静为像她这样的残疾朋友创作,为留守儿童创作,还在两个公众号上开设了专栏“雅说静听”与“雅静悟语”。

从 2012年开始,王雅静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,开始走出家门,到学校里,到青少年朋友中去,先后做励志报告“奋斗的青春最美丽”四十余场。

将近一万字的演讲稿,王雅静用一个星期磨了下来,每一场报告会都必须有所改动,写新的感悟和经历,她把这叫做负责。

因身体原因,她一紧张全身就痉挛,双腿甚至是手都要被绑在轮椅上,严重时连话都说不出来。为了很自然地说话,她终于想了一个缓解的办法:喝白酒!每次上场前,她都要喝三两白酒,酒的辛辣呛得直咳嗽,她总是闭眼把酒咽下。

看见大家含着泪的笑脸,听见大家暴雨般的掌声,她笑着说:“我愿意陪伴大家,一起迎接以后无数个阳光灿烂的明天!”

收获荣誉,她还是原来的自己


长久的努力奋斗,王雅静得到了大家赞赏和政府关怀。2015年,被市残联推荐并鼓励, 她参加了第二届全省残疾人读书演讲比赛,竟然拿了一等奖,同年,她还荣获了第十八届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。

2016年,王雅静的故事上了人民日报的官微,点赞、转发、浏览近十多万,一夜之间, 她竟然成了网红,她的微博、QQ、邮箱,信息多到死机。很多网友被她的精神感动,其中也有找她倾诉的人,王雅静总是认真回复。家里劝她别太累了,她说:“我就是普普通通的人,他们能来找我,我得感谢。他们有烦恼, 如果我能解答并鼓励,我也很高兴。”

宠辱不惊,无欲则刚,她相信唯有以淡定对待自己,以认真对待他人,才无愧于心。

2016年,王雅静获得了第二十届中国五四青年奖章。到北京领奖,时任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对她说:“你身残志坚,是残疾青年的榜样啊,以后希望你多多创作好的作品。”她听了, 笑得很灿烂。

王雅静更加积极创作,加入阜阳义工联合会参与公益,开通有声网络音频电台,把所得的金额捐献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,她说:“金额不多,但爱心都一样。”

25岁生日之际,王雅静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签了安徽红十字会的遗体捐献书。她说: “我能做的不多,只为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。”

2017年,王雅静又获得了“2016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大新闻人物”专家特别提名。在北京领奖时,王雅静动情发言:“残疾人不残疾,因为我们已把力量融入了精神里。”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